我国电解铝行业环保工作展望
我国自2001年成为世界第一原铝生产大国以来,电解铝产量在这15年内稳居世界第一。电解铝行业的兴起意味着电解铝作为高科技环保材料的巨大成功,如今的飞机中75%-80%的原材料都来自铝,在太空航天器的制造中50-90%的配件都要用到各种铝合金。在汽车中同样,不少轻量汽车为了降低重量从而减少排放,往往选择铝作为其主要材料。但同时,电解铝的生产过程中,如果不充分重视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很难在我国新的经济和环境条件下保持长期的发展繁荣。
如今,随着我国环境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我国的电解铝企下一步要如何做才能走向环保生产的未来呢?本文将探讨三个发展的重要方向。
加入碳排放市场
碳排放交易是为了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之一。在其中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形成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也是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最大的卖方,如今,国内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也在不断构建完善中。从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建立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通知”开始,到2013年首个碳排放交易试点投入运行至今,北京、天津、上海、湖北、重庆、深圳、广东等7省市交易试点悉数建立。专业交易所的建立为碳交易提供了平台,2009年8月5日,北京环境交易所达成国内自愿碳减排第一单交易——天平汽车保险以27.76万元的价格,成功购买奥运期间北京绿色出行活动产生的8026吨碳减排指标,用于抵消该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至2008年底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从2016年10月开始,我国将启动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配额分配,到2017年一季度或二季度可完成所有配额的分配。
随着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市场的建立,作为碳排放大户的电解铝行业正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筹备第一阶段涵盖的重点行业。想要抓住机遇,在碳排放市场中赢得先机,企业首先要摸清自身碳排放实情,积极争取有利初始配额。同时我国铝企要利用科技升级为自身在碳交易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关于这个问题,神雾集团董事局主席吴道洪表示说,只有推动节能、低碳技术的革新才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所在,这也是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初衷。为此,神雾集团近年来不断加大创新步伐,在化石能源、矿产资源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节能专利近2000项,碳市场的建立有望显著放大上述核心技术的经济价值,为我国铝业在碳市场上的成功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更加严格的环保措施
如今我国电解铝企业在环保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例如云南铝业领先开创了“水电铝”的新生产模式,用水能代替煤炭为电解铝生产提供能源。与用煤炭相比,云南的水电铝生产每产一吨铝碳排放可减少约12吨,减排幅度达90%,碳粉尘吨铝减少3.68吨。我国宁夏能源铝业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就“电解铝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利用技术开发”科研项目开展了合作研发。据了解,经过生产试运行,研究组针对设备及工艺不断改进完善,将废阴极炭块等电解铝固体废弃物变成了可重复利用的碳精粉和氟化钠,每年可减少废碳素固体废料外排4000吨,减少氟化物外排500吨,减少氰化物污染约0.4吨,减少CO2排放量20000吨,节约标准煤6800吨。
当然,这些成就也是我国加大环保监管力度的成果。国家在经过了今年一年的工作,如今各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了明显进展,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监管力度的加强,推动着我国铝企业实施更为严格的环保措施。如今不少大型电解铝企在环保上的工作还需要加强,广西信发铝电已在去年由于环保设施未建先产收到了限产的通知,山东魏桥更是在今年一年被要求关停一半以上的产能。在这样的现状下,我国电解铝行业要积极寻求转变,实现环保战役的最终胜利。
全球扩张中的环境责任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在全球生产扩张中理应担负起相应的环境责任。2016年9月3日,我国正式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成为了第23个完成批准协定的缔约方。这份协定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建章立制并作出了行动安排,已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我国为这份协定的制订和实施作出了非常重要和积极的贡献,充分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合作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中国铝企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谋求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采用自愿性可持续标准非常重要,因为这不仅能为企业自身带来商业、环境和社会回报,还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形象,确保其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声誉。大多数自愿性标准,如雨林联盟认证、UTZ认证以及森林管理委员会(FSC)的认证,都是由私营的多方机构或大型企业建立。现如今,这些标准受到消费者需求的推动,几乎成为了商界的标准。由此可见,企业的环保形象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国各大银行必须开始执行绿色信贷指引和赤道原则,要求资金提供者在借款流程中加入环境保障措施。赤道原则是参照国际金融公司(IFC)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指南建立的一套自愿性金融行业基准,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环境和社会风险,倡导金融机构对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尽到审慎性核查义务。绿色信贷指引则是在2012年由中国银行监管部门发布,明确要求了中国银行在向企业和项目提供贷款时考虑环境和社会风险,并在项目未能减轻重大环境风险(例如污染、健康损害、安全风险、人口转移安置、甚至气候变化)时中断或撤回贷款。如今,中国对外发展项目投资总额赶超世界银行,如果没有绿色信贷指引和赤道原则作为投资保障,很可能让我国企业在国际社会中受到各方的压力。
我国电解铝行业的污染防治工作在国家的大力监督与企业的创新改革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展望未来,企业应当继续坚持低碳技术创新,主动控制碳排放,严格把关电解铝的各个生产环节,做到少排放少污染。同时,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以期在碳市场开放的好时机顺利完成环保生产的转变。最后,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理应担负起在全球扩张中的环境重任,不仅跨国企业应当主动遵守自愿性可持续标准,各大银行也应在信贷评估中加入环保标准,确保海外项目遵循国际规范。
2、本网未注明或转载的,是为广大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